給有遠見的弟弟
疫情這二年,我才逐漸了解你的遠見。怎麼說呢?
一是飲食。
以前我不懂,而以前的我也沒差。但過了五十的人,彼此健康差距可說是等比量級。還好我預判了健檢紅字,及時懸崖勒馬;回頭一想,一直節制飲食的你,真有遠見。
二是運動。
以前我不懂,而以前的我也無所謂。。但一過五十,發現體力與體態不但影響精神、也影響工作。幸而我有所警覺,應該現在開始還有機會;此刻一想,起碼十幾年定時健身的你,真有遠見。
三是語言。
以前我只專注在中文,而以前的我也真的沒關係。可是一過五十,突然發現自己整個上半場不但只用右手打球,還只睜右眼。現在要用左手可能來不及了,但也許還可努力開開左眼。最近我時常感嘆,英文、德文流利,甚至懂俄文,彷彿有複眼、有千手的你,真有遠見。
我短視的原因,來自這三個危機都不在眼前,這三項投資,短期也不會有明顯收益。近利,造成了我的失衡。
正確飲食是身體的保障,持續運動是心理的依靠,語言理解是靈魂的基礎。
有這三者,才能平衡,才是全人。
所以我上星期去考了TOEIC(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英文檢定)。
所以我上個月也開始控制飲食(不再吃零食與加工食物了)。
所以我二周前開始了十八周的半馬課表(目標2025年全馬)。
雖然沒有遠見,但還是可以努力平衡。
你說是不是?
努力平衡的哥哥20221220