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ategories
Uncategorized

從資料結構、資訊建築到數位地景

21210902

    從千禧年至今二十年,網路生態發展迅速,讓我們同時活在二個平行時空,實體與虛擬。網際網路中的一切事物,一草一木一沙一石,如同自然界無奇不有,已自成一天地,堪稱數位的地景。而「數位地景」中除了有暗黑的叢林,也可見光輝的城市,其中矗立著一座座巍然的「資訊建築」,人群川流不息。如果遠看城市的邊緣,還可見許多施工中結構物,是正搭建梁柱的「資料結構」。

進一步看,探討「資訊建築」與「資料結構」的分別,也許不只是「結構物、功能完成度」而已,更類似「建築」與「房子」有何不同的討論。人是可以感知場所的生物,我們對實體場所的感知會轉移到數位空間。以銀行為例,實體建築必須給人穩定、信賴的感覺,而銀行的網站的形式,也應如同銀行的實體空間,這樣置身其中的人,才能安心的辦理手續完成交易。

這二個平行時空,會逐漸交織在一起,始於混和,終於整合。

過去強調「有土斯有財」,因為每個人都需要一個立足之地,才得以「安身立命」。但即使有了實體房子,似乎也只能「安肉身」,時間一到,一切還是歸零,這時回看留下的房子,也沒有任何意義,還是一堆雜物。

什麼是「安身立命」的「立命」?人除了可以感知場所,也是擁有「身心靈」的生物,我們之間心意相通,一代一代藉由語言文字傳遞經驗,其實就是「實體的生物網路」。我們的靈魂藉由肉身,經歷百年紅塵俗世,得到一些體會,再傳給其他人,一代一代精煉提升,也許這就是「立命」。

所以每個人都應該留下「人生作品集」,在世即打造屬於自己的「資訊建築」,這是留給這世上最好的東西,是走過人世,我們存在的唯一證明。

我寫下這篇,就是要提醒自己。不要被「數位地景」的花花世界所惑,也不要只汲汲營營於「僅安肉身」的「不動產」;然後還要寄給我最好的朋友,甚至宣告世界,因為太重要,自己提醒自己還不夠。

至於我們的「人生作品集」是什麼?

這是個好題目。

Categories
Uncategorized

21210901

我生於1970年,人類登月的科技里程碑,據說剛會走時,就背著小椅子當背包,學電視上的太空人走路。小學時為「梭」造詞,課本上的標準答案是「日月如梭」與「梭子」,當時不明白後者,於是改成了「太空梭」,結果得到了紅叉與問號。

國中時,並不富裕的家裡買了第一台電腦(宏碁小教授三號),但當時沒好好深入了解,可能這成為後來選擇科系的潛在原因。國中和高中時,母親罹癌七年病故,是我前半生最黑暗的時期。那時候我很瘦,50公斤出頭,媽媽還拖著病體帶我去看中醫,醫生笑著說,這孩子過二十歲就會長胖了。

回想讀大學時,其實沒想好以後要做什麼。還算喜歡資訊系的課,只是遠遠比不上「駭客級」的同學。對當時的我來說,大學的課,似乎只是少去國高中不喜歡的課(那時還有三民主義,而且完全是考試版的)。有一天聽室友說,他覺得老師上課,彷彿是代他說出心裡說不出的話;這件事,我到了開始讀建築才明白。不過後來畢業後讀建築研究所的原因,很棒的東海建築系也許只佔了二成,影響我五年的東海校園可能才是關鍵。

喜歡建築、甚至是建築人。走建築這條路的決定讓我「每天早上刷牙都會笑」。我想「吸引力法則」可能是真的,整天想什麼來的就是什麼,畢業後到了一家堪稱「建築國家隊」、或「建築台積電」的事務所工作,得償所願。一直不注意身體,尤其過了二十歲竟然真的胖了(後來曾經73公斤)。有次身體檢查發現肝指數過高,沒想到後來竟發展成肝血管瘤,至今每六個月得定期追蹤,我告訴自己,這是和上帝每半年續約一次。

做建築會讓我很投入,但這不是件好事,後來想這是也許一種建築躁鬱症,必須處理,但還沒開始想清楚怎麼做,肝指數再度飆高,而抗肝炎病毒要有耐心,療程就要三年,所幸在留職停薪靜養的時間,取得了建築師執照,但我覺得狀況不好,於是離職,接著考上高考去市政府從事建築管理的工作。考建築師和以前考聯考的感覺很不一樣,考聯考時很怕看到不會的,結果就淨看到不會的;考建築師時,倒很好奇什麼不知道(因為有十年以上的實務經驗),結果看到不會的,也很高興,只是不太多。

後來因緣際會,去學校與專業教育機構分享所學,於是離開公職轉教職。「室內設計」或是「建築」,都是很生活化,很貼近每個人的,是很好的學習起點。在近十年不太容易、「被學生教」的教學生涯裡,找到了另一個值得投入的事,就是「學習、分享、和大家一起」,或是我常說的「從0到1、0與1、1後面很多0」的事。

而建築,只是聊天的切入點,和今天的天氣一樣。

Categories
Uncategorized

最好的老師

姨婆婆莫慌,要先保重身體

這幾天寒流來,雖然心急,還是要注意保暖,頭和脖子很重要;有關心理諮商一事,事情緊急,我吵醒了星期六早上補眠的林醫師。

他說,醫生開藥治病不難,難的是對症下藥;一般病人好轉,不一定是藥到病除,更可能是身體自我療癒的結果(安慰劑效應)。每個人的身體都不相同,在有限的時間,能掌握的不多,只能化約成幾種病症,再對症試藥。因此心理諮商,難的也是找出原因,而這更難,不是抽血驗尿x光,必須與專業諮商師坦誠以對,長時間面對面了解,才能找出原因。至於要心理諮商師一對一,在短時間教會一個心急的人學會他們的專業,這更難。

他勸我們別急別慌,這件事其實很常見,也不一定得走上心理諮商。心理諮商付費的價格很難認定,也常衍生其它問題。這件事還是要回到二個人身上。

倒是點醒了著急的我。其實我們都不應該參與(只能關心),因為只有他們二人有權利決定這件事未來的方向。二人其實是一生命共同體,面對外界細菌病毒唯一的抗體就是愛。這抗體只有自生,不能外求。最有力的愛,還是來自對方,依序可能是父母、親人、朋友、寵物…。唯一的解方,就是他們二個好好坐下來,私下一起談,我們不要過問。讓他們彼此承諾這件事,就到他們決定的時間點為止,也到他們二個人為止。

升華這件事,是他們此生的功課。有的功課,並不是有老師可以教,有參考書可以抄;有的功課,也不一定有標準答案。家人唯一能做的,就是安慰劑。所以他並不是不希望和哥哥們談,而是不想和哥哥們談這件事。因為這件事,就應該到前年為止,而且到他們二個人為止。

這件事只能到他們二個人為止。這件事,男方家人如果要女方「原諒」,女方會有「不是我錯,卻要我做」的不平(這是人之常情)。婆婆尤其難做,因為不時掉入「兩難陷阱」,不管怎麼字斟句酌,都會變成「媽媽當然是站在自己兒子的一方」(這也是人之常情)。這就是為什麼越關心則越亂。

其實在一起的二個人,彼此就是上天安排最好的老師。

另一半,就是教我們如何完整最好的老師(所以才叫另一半)。

經過這件事,他們自然就會明白,這也是上天最好的安排。

努力完整的哥哥20221219

Categories
Uncategorized

蘇州的妳

給在蘇州的妳

我們曾去過江南水鄉一遊,是因為她。

她小時候辛苦賺錢存錢,買了訂了漢聲雜誌,就著黑白圖片乾過癮;後來漢聲支持不下去,她也認了(我記得還陪她去問個原由),整套漢聲現在占了書架好大一部份,我們常搬家,但從沒放棄過這些書。

她工作的地方叫漢象,後來還玩了一陣子漢服;我甚至覺得她看得上我,可能是覺得我漢學還可以(家學淵源)。這個傾向,我是後天,她可能是先天。

我們2004終於去了麗江(我前一晚幾乎興奮到睡不著覺),我2005自己爭取到廈門短期工作(每天下班都到處走走看看,假日還搭公交車去看了客家圓樓),2008終於圓夢去了江南水鄉(上海、西塘、同里、蘇州),2019去徽州,走過這些地方,每回看舌尖上的中國時,甚至都能感同身受。

我們雖住在台北,但常看北京的影片、上海的綜藝節目(脫口秀)。這幾天我們看了央視製作的戰國時期影片,談白起、荊軻、羋太后……,反覆咀嚼,看得津津有味。我們覺得這些故事不只是歷史,而是即將在眼前發生的事(現在世界局勢是不是很像戰國時期呢)。身為漢人,擁五千年歷史,我們能反觀過去、對照現在、窺見未來,何其有幸。

我當過平常上班族十年,基層公務員五年,教書迄今十年。

朝九晚五辦公室打卡上班是我的社會教育小學階段,朝八晚七在地方政府部門服務是社會教育中學階段,現在朝七晚十教書是社會教育大學階段。

小學按表操課,中學觀照全局,大學找回自我、回饋他人。

對經歷過這三個階段的我來說(像過了三輩子),最喜歡教書這個工作(雖然工時最長),因為其他的工作可能越做越消耗(其實也不一定),教書這個工作一定越做越精進(起碼教了自己)。當然也會遇過逆流低潮,但是一想到在公部門得爭權、在辦公室得奪利,就覺得教書能睡得心安理得,最踏實。

身為漢人,何其有幸;作育英才,是三生有幸;生在台灣,尤為大幸。

此刻在蘇州教書的你們,要好好把握這難得的人生階段、歷史機遇。

在台北的我20221222

Categories
Uncategorized

你的遠見

給有遠見的弟弟

疫情這二年,我才逐漸了解你的遠見。怎麼說呢?

一是飲食。

以前我不懂,而以前的我也沒差。但過了五十的人,彼此健康差距可說是等比量級。還好我預判了健檢紅字,及時懸崖勒馬;回頭一想,一直節制飲食的你,真有遠見。

二是運動。

以前我不懂,而以前的我也無所謂。。但一過五十,發現體力與體態不但影響精神、也影響工作。幸而我有所警覺,應該現在開始還有機會;此刻一想,起碼十幾年定時健身的你,真有遠見。

三是語言。

以前我只專注在中文,而以前的我也真的沒關係。可是一過五十,突然發現自己整個上半場不但只用右手打球,還只睜右眼。現在要用左手可能來不及了,但也許還可努力開開左眼。最近我時常感嘆,英文、德文流利,甚至懂俄文,彷彿有複眼、有千手的你,真有遠見。

我短視的原因,來自這三個危機都不在眼前,這三項投資,短期也不會有明顯收益。近利,造成了我的失衡。

正確飲食是身體的保障,持續運動是心理的依靠,語言理解是靈魂的基礎。

有這三者,才能平衡,才是全人。

所以我上星期去考了TOEIC(這是我第一次參加英文檢定)。

所以我上個月也開始控制飲食(不再吃零食與加工食物了)。

所以我二周前開始了十八周的半馬課表(目標2025年全馬)。

雖然沒有遠見,但還是可以努力平衡。

你說是不是?

努力平衡的哥哥20221220

Categories
Uncategorized

時間長,還是短?

阿心:

「阿北,離會考還有120天,時間算長還是短? 」

這個問題想了一晚上,翻來覆去難以成眠,終於沉沉睡去,

最後做了三個夢。

遇到了哈登(Harden),想是因為剛看你買了哈登6,印象深刻。號稱聯盟最能製造犯規的球員,防守他的球員總會失去平衡。他最大的本事就是讓對手跟不上他飄忽不定、難以捉摸的腳步。

哈登說,時間長短不重要,重要的是堅持你自己的節奏。

會考、模擬考、小考是你的對手,不要被他們打亂你的生活節奏。

接著見到了柯瑞(Curry),可能是我們昨天也提到了他和冷門品牌UA。他說,一般人只注意到他的進球得分數,很少人注意到他還是在球場跑動距離最遠的人。大家以為他是用手投球,其實他是用腿投球,甚至是用身體投球。因為日常體能訓練儲備了足夠的能量,能在場上不斷地跑動,讓防守球員跟不上,自然就有了空檔。而他投球的時候,總是全神貫注,短短的時間縫隙彷彿凝結,這一瞬間,場上只有他一個人。

柯瑞說,時間長短不重要,甚至最後的分數也不重要,專注於每天微小的進步才重要。

不是和別人一起用筆考試,而是自己一人用心考試。

最後還碰到了科比(Kobe)。不知道為什麼,可能是他知道你喜歡籃球,個性也雞婆,他指著我狠狠地說:

幹,時間長短不重要,每天起床的時間才重要。

20年的職業生涯,每天凌晨4點起床練球,等到8點的球隊表定練習時間,再與隊友一起練球到中午(甚至下午再獨自加練)。回家沒有其他娛樂,就是反覆檢討自己的練球影片。比賽當天,中場時間還回看上半場錄影。

他最有名的一句話就是:「你看過凌晨4點的洛杉磯嗎?」

以上是哈登(Harden)、柯瑞(Curry)、科比(Kobe)給我們的建議。

可能還是不知道離會考還有150天,時間算長還是短,

但是陽光燦爛的今天,我們可以好好把握。

阿北20230126